车市头条讯:10月21日-23日,由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主办,主题为“行业大发展 科技铸未来”的第三届中国机动车拍卖行业大会在青岛召开。58同城·优信拍凭借卓越的交易体量,荣获《2024中国机动车拍卖排行榜》成交量、成交额“双料冠军”,并获评“2024机动车拍卖优秀企业行业贡献奖”,成为中国二手车拍卖名副其实的第一平台。

58同城·优信拍以百亿级交易体量领跑全国市场
作为中国机动车拍卖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权威榜单,《2024中国机动车拍卖排行榜》由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基于全国企业实绩数据一对一核查得出。

58同城·优信拍凭借成熟的全国化运营体系与智能化技术支撑,在成交量与成交额两项核心指标上实现“双冠”突破。
依托58同城在本地生活与车辆信息生态的多年积累,58同城·优信拍构建了覆盖车辆检测评估、拍卖交易、过户交付及全域物流的全流程二手车拍卖服务体系,让二手车B端流通真正实现“公平、公正、透明、高效”的行业标准。
数据显示,2024年平台年拍卖成交额连续多年突破百亿元量级,年成交场次超2万场,月均成交车辆2万余台,交易网络覆盖全国350多个城市。截至目前,平台累计注册会员数突破百万,服务委托方用户逾2万余家,车源转籍比例近70%,成为国内流通效率最高、覆盖最广的B2B二手车拍卖平台之一。
这一系列数据背后,是平台在流通效率、交易信任与行业标准化方面持续投入的成果。
中国机动车拍卖市场于变革中实现高速增长
随着机动车拍卖企业持续深耕数字化、专业化,机动车拍卖市场在交易形式、交易品类方面均出现重大变革。大会发布的《2024中国机动车拍卖市场统计年报》显示:2024年全国二手车交易量达1961.42万辆,累计交易额超1.28万亿元;其中,新能源二手车交易量达112.85万辆,同比增长47.97%。
在行业快速扩张的同时,车况信息不透明、流通效率低、价格体系分散等问题仍制约行业发展。在此背景下,二手车拍卖凭借标准化、公开化与可视化的流程优势,成为行业提效破局的关键路径。
国际经验显示,拍卖模式在成熟市场中早已成为核心流通方式:在美国,Manheim、Copart、KAR三大平台掌握超40%的市场份额;日本USS拍卖会主导全国交易;欧洲AUTO1以在线拍卖模式市值突破百亿欧元。
而在中国,机动车拍卖行业虽起步较晚,但增长迅速。截至2023年,全国机动车拍卖企业数量首次突破400家,网络拍卖占比超过75%,线上化已成主流。
58同城·优信拍凭借AI能力与全国布局,实现了从“经验定价”到“算法定价”、从“信任依赖”到“机制信任”的跃迁,推动行业由“规模增长”迈向“效率提升”的新阶段。
面向未来: 标准、技术、出海 三大“组合拳”驱动行业发展
此次大会中,标准建设、新技术应用、二手车出海是最热的关键词。
大会发布了两项标准——国家标准《拍卖术语》和团体标准《电动汽车拍卖检测评估规范》。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会长王波表示,《拍卖术语》从规则层面实现拍卖质量标准制度的全国统一,《电动汽车拍卖检测评估规范》从技术层面为绿色循环经济保驾护航,共同体现了中国经济社会向规范化、数字化、绿色化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中国拍卖行业标准建设服务国家战略的创新与实践。

在大会主论坛上,优信拍运营负责人贺征发表了题为《二次点火,AI开启机动车拍卖新征程》的主题演讲。详尽阐述了技术引领机动车拍卖持续突破的重要意义。他表示,移动互联网技术在过去十年中,助力机动车拍卖破除了车源流通限制问题;未来十年,人工智能将接棒引领,以持续演进的AI技术为核心驱动力,助推机动车拍卖行业持续突破效率和信任瓶颈,进一步释放中国二手车产业活力,构建智能化、可信赖的二手车拍卖新格局。

在二手车出口分论坛的圆桌讨论中,优信拍总经理于洋分享了拍卖平台在二手车出口产业链中的定位和作用。他表示,拍卖这一交易模式有着极大的通义性,“价高者得”的理念无须解释,全球通行,这是拍卖的最大优势。平台需要做好自身定位,只要持续加强效率和服务的提升,丰富车源选择,严把车况品质,提升服务水平,拍卖平台将成为二手车出海的最佳渠道。
同时,于洋也强调,二手车出海的前提是信任,获得海外客户认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全行业秉承开放合作心态,各方严把质量关,加强行业自律,共同努力为中国二手车贴上“靠谱安心”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