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来了,未来智能汽车还远吗?

发布时间:2020-12-05 00:27:07 作者:bianji05 

       车市头条讯:即便是在上周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签发了「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的决议文件,我相信汽车行业也没有任何一个玩家敢轻易忽视这只冲进来的「大白鲨」,因为毕竟,他是华为。

      让我们回顾一下近 1 个月汽车行业的大新闻:

      《长安将与华为、宁德时代合作推出全新高端品牌》

      《华为激光雷达上车,价格或低至数百美元》

      《官宣:华为智能车 BU 划归消费者业务》

      这家从 2012 年开始关注汽车行业并成立相关实验室的的中国 ICT 巨头企业,正在用他的实际行动为汽车行业带来一股新的浪潮。

      如果说特斯拉的崛起是汽车产业「新四化」的灯塔,或者说是一条鲶鱼,推动了汽车智能化的浪潮,那我认为华为这家有技术信仰的巨头企业进军汽车行业,应该算是标志着汽车产业智能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供应链变革,或者换句话说,原本暗流涌动、轮流坐庄的「牌桌」,或许该有新的玩家带着巨额筹码入场了。

      Why HUAWEI ?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称自己为「增量供应商」,并且将其目标和愿景定义为:帮助车企造好车、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一辆车。其实已经足以看出华为目前对自己在汽车行业的角色及定位。而「华为造车」这一传闻不断被提出,我想也源自于汽车智能化的发展逐渐进入深水区。

      「造车」这一概念也在不断进化:「传统」汽车零部件占比在逐渐降低,而与自动驾驶、电动化、网联化相关的软件、芯片、传感器、通信等等技术和解决方案的占比在飞速上升,这些领域也正是华为的优势所在。极客汽车有幸在本月中旬参观华为上海研究院。并采访了王军,他表示,华为的优势主要在于:软件、算法、生态。

       「软件定义汽车」这一观点不断被提出,传统车企和 Tier1 供应商也都在不约而同地建立或加强自身软件团队的能力。对于华为来说,软件特别是操作系统更是核心能力。目前华为智能车 BU 的团队已经有四千人,这还不包括在 2012 年实验室投入的软件人员将近五六百人。在此基础上,华为研发出了鸿蒙座舱 HOS、智能驾驶 AOS、智能车控 VOS。这也正符合智能汽车发展趋势:ECU 的域内融合与集成。OS 的核心作用是更方便地把能力体现在平台上,让第三方参与开发应用。为此,华为为车机单独开发了 HOS-A 系统。

       另外,在算法层面,华为无论是在无线领域还是人工智能领域,都积累了大量的人才、模型,还有经验库。针对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甚至电控、车云领域的算法研究,对汽车行业来讲都是新命题,面对这些「科学集合体」问题,华为或许可以更快地推动算法的迭代。

       另外,数据对智能汽车的意义也是不言而喻,华为希望让车上的数据真正产生价值,来提升性能及安全性。例如对于电动车来说,消费者很关注电池安全问题,那么华为可以通过对电池数据的快速实时分析,实现提前 5 分钟的安全预警,让消费者的安全得到保障。

       和智能汽车 say HI

       通常在产业变革的混沌期,都会涌现出不同的合作模式以及新商业模式的尝试,汽车产业亦然。从 OEM 主导、供应商配合的「金字塔」模式,再到互联网以及各种新兴创业公司的涌入,但我始终认为,传统的供应链模式并没有被打破。从前没有一家供应商会把自己的品牌 LOGO 放在车上,反而大家各自做着零部件生意,在消费端的存在感很低。而华为 HI 的诞生,或许会改变这一局面。

       总体来说,华为进军汽车产业总共可以分为三种商业模式。

       首先就是传统供应商模式,也就是直接给车企提供零部件。例如激光雷达,目前来看,无论是从性能上面还是从可预期的成本上面来说,华为的产品都有非常强的竞争力,华为目前标准的高阶自动驾驶采用了 3 颗激光雷达。

       另外再类似 AR-HUD,华为利用了在光网络的核心技术,产品呈现出来的体验就像前面十米的距离有一个 70 寸的 4K 电视,配合环绕音响,让消费者在座舱里能感受到类似家庭影院的体验。

       华为希望通过类似这种「爆款单品」支撑车企,服务好终端用户。

       第二种是平台化业务。例如华为智能座舱控制器+鸿蒙的生态、华为车控的域控制器(CDC+VOS)、智能驾驶的域控制器(MDC+VOS),华为将这种平台提供给 OEM,OEM 找第三方合作伙伴或者它自己在上面做应用。

       第三种就是最创新的「HI 模式」,也就是所谓的华为全栈式解决方案。换句话说,除了传统汽车零部件的部分,所有智能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全都采用华为的解决方案。这样做的优势一方面可以加快车企智能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打通车辆底层数据,让软件算法以及生态有更好的发挥空间。

       对消费者而言,HI 或许意味着更加数字化更流畅的座舱生态体验、高更级别且更安全稳定的自动驾驶功能、性能更强且能耗更低的电动化解决方案。

       当然,HI 模式其实是一个「双面的选择」,需要双方在品牌和技术层面投入更大的精力,把各自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才能最终实现品牌向上。当然,这之中更重要的是或许会催生出更为创新的车企-供应商合作的商业模式,这些是机遇,也是挑战。

       行业内的人或许会顾虑车企在这样的合作模式下的话语权是否会受到挑战,但对华为来说,HI 模式是和车企相互信任的选择,最终的核心,一方面是促进产品的快速迭代和发展,另一层面,是让用户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和价值。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 HI 不仅仅是 HUAWEI Intelligent Automotive Solution(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这么简单,更像是 HUAWEI inside,就好像我们已经非常熟悉的 Intel inside 一样。这个最早在明年年底或后年年初,就会在量产车型上出现的小小尾标 LOGO,不仅代表着中国 ICT 科技的航空母舰企业进军汽车产业的标志,更代表了汽车向数字化迈进的一大步。

声明:车市头条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如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之,我站将第一时间删除!
未经车市头条许可,禁止建立车市头条镜像,禁止抄袭车市头条数据.欢迎许可转载,注明出处!
Copyright@2010-2020 www.cheshi36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送QQ消息 车市头条 新ICP备202011222318号 车市头条版权所有 商务合作请直接联系我们或   我要留言
Catfish(鲶鱼) CMS V 6.7.3